
立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全新命题,提升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实践路径。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今年3月,总书记再次来到湖南考察,更是对我们寄予厚望,强调要以创新理念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作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战略的策源地之一,常德市武陵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担负起探索发展路径、打造标杆样本的使命,以实际行动全力以赴交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武陵答卷。
▲3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9日上午,习近平在常德河街考察时,同店主和游客亲切交流。(来源:新华社)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南,首次亲临常德时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 “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两道融合命题,不仅为湖南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常德武陵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武陵这片创业沃土,激发着这里每一位干事创业人的激情与梦想。
遵循方向 · 牢记嘱托点燃激情
作为总书记亲临考察地、融合命题实践地,武陵区站在新的起点,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路径,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行动。
武陵区建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构建一机构、一联盟、一平台、一协会、一工作站、一专家委员会的六大推进矩阵,组建资源摸底、产业规划、场景应用、产业导入、政策支撑等十大攻坚小组,为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夯实基础 · 完善配套支撑发展
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二广、长张高速,距德山码头12公里,高铁站8公里,仅半小时车程即可抵达桃花源机场。园区供电能力超过3万用电负荷,供水、污水处理管网实现全覆盖,日供水能力超过2万吨。园区还建成了12栋4层标准化办公用房和2栋配套用房,新建12层双英大厦,提供精装修写字楼办公面积5.3万余平方米,为企业发展和年轻人创新创业、实现梦想打造出一方广阔天地。
优质服务 · 着力保障发展要素
人才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活跃因素,企业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关键主体。武陵区不断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系列政策,优化产业、研发、金融等生态,吸引“文化+科技”融合的企业、人才在园区集聚,已累计为园区企业招聘专业人才1400余人,培训技能人才341人次。在金融服务方面,武陵区成立了对企服务专班和“爱在武陵·金融服务团”,定期举办银企见面会,帮助173家企业协调金融机构放款11亿元,为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后盾坚实 · 智力支撑赋能发展
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文创技术和理念,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与北京邮电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培育以湖南华南光电集团为龙头的音视频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型企业,夯实文化科技产业技术底座,促进文创产业成果转化,让园区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技术策源地、成果诞生地、应用场景汇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
从马栏山下到穿紫河畔,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作为全省仅有的两家文创产业园之一,正奋力打造“文创兴城,智慧新区”。 未来,园区将始终锚定“文化+科技”融合方向,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用科技为文化赋能,朝着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大步迈进,努力实现文科产值突破300亿元、相关企业突破100家的目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融合命题的示范样本、成为文创互联网企业家们投资兴业的摇篮。
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重要动力。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在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征程上,武陵区将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之效,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我们也期待更多文化科技企业与武陵的“双向奔赴”。
责编:彭三珊
来源: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筑巢引凤 “职”等你来!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
警惕!“联合旅业”投资返利存在风险,小心“馅饼”变“陷阱”
国家喊你减肥啦!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关注!湖南出台《若干措施》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医更便捷~3月起,这笔钱不再交
需要求职的看过来,2025年武陵区“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来了~
武陵疾控提醒您:新春开学季,这些传染病要预防!
过年去哪儿?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菜单”,请查收→
下载APP
分享到